百亿环保巨头谋跨界:伟明环保欲“出海”掘金
新能源赛道火热,市值逾400亿元的“环保一哥”浙江伟明环保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伟明环保”,603568.SH)也想分一杯羹。
近期,伟明环保发布公告称,其控股股东伟明集团有限公司与 Indigo International Investment Limited(以下简称“Indigo”)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拟共同在印度尼西亚建设年产4万吨高冰镍项目,以此跨入新能源上游产业链。
该公告显示,上述高冰镍项目总投资为不超过3.9亿美元,伟明环保和Indigo方面在相关项目公司的持股分别为70%和30%。按持股比例,伟明环保对该项目的投资为不超过2.73亿美元(折合17.39亿元人民币)。
伟明环保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此次拟投资的高冰镍项目是新建项目,建设地点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综合产业园内。公司此次跨界做境外新能源相关资源投资,是因为公司认为这个项目是个机会。且公司一直做垃圾焚烧炉,高冰镍项目的技术也可以达到。”
“跨界对于企业来说,机会和风险并存。”北方工业大学汽车产业创新中心主任纪雪洪认为,“跨界”是企业“多元化”战略,企业开拓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空间,其挑战是要去快速理解新行业的内在规律,形成超出一般企业的认识,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这种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实际上是充满风险的。
跨界布局新能源
伟明环保成立于2001年,早年起家于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最近一期年报显示,其董事长项光明同配偶王素勤、舅舅朱善玉和朱善银,为上市公司实控人,合计控制伟明环保逾70%的股份。
2015年5月,伟明环保在上交所主板上市,募资5.2亿元用于旗下3个垃圾焚烧项目建设及偿还银行贷款。近10年来,公司业务一直集中在垃圾焚烧相关的项目运营、设备销售和垃圾清运等环保细分领域。
在近年环保行业整体不振的背景下,众多行业上市公司陷入经营危机,股价大幅缩水。而伟明环保却逆势增长。近3年,伟明环保营收和净利润保持高速增长,股价大涨逾2.5倍,以逾400亿元的市值位列Wind环保行业20家上市公司之首。
对于此次跨界,伟明环保方面表示,投资高冰镍项目是基于公司战略发展的需要及对新能源行业市场前景的判断。
据伟明环保官网信息,其实早在2021年6月,伟明环保就与青山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青山控股”)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有意在固废处理、废旧电池回收利用、碳减排技术等领域建立合作,发挥彼此在品牌、资金、技术、市场、产品等方面的优势。彼时,公司董事长项光明与青山控股董事局主席项光达均出席了签约仪式。
同为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起家的青山控股,是一家不锈钢产品的产销企业。其官网信息显示,公司拥有1000万吨不锈钢粗钢和30万吨镍当量镍铁产能,除国内的浙江青田、广东清远、福建福安生产基地外,公司在印度尼西亚的苏拉威西和北马鲁古拥有两个镍综合产业园区。
“此次拟投资的高冰镍项目是新建项目,地点在青山控股位于印度尼西亚的一个综合产业园内。未来项目开始建设后,建设周期1年左右。”上述伟明环保证券部人士向记者表示,“我们老总和青山控股老总关系很好,我们公司认为这个项目将是个机会。同时我们公司一直做垃圾焚烧炉,做高冰镍项目的技术是可以达到的。”
不过,在被问及目前该项目的开工情况、具体的建设时间表以及公司和Indigo的框架协议详细内容时,该证券部人士表示:“暂时都不方便透露。”
动力电池带动镍需求
同近期价格暴涨的锂、钴一样,被称为“工业维生素”的镍,同样是新能源汽车电池生产的重要原料。
国金证券近期研报显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镍生产国和消费国,镍消费量约占全球的53%。而我国镍探明储量仅为280万吨,镍资源对外依存度高达86%,需大量从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等国家进口镍矿。
据该研报,全球镍储量合计约9500万吨,主要集中在印度尼西亚(2100万吨)、澳大利亚(2000万吨)、巴西(1100万吨)和俄罗斯(690万吨)等国家。供给方面,印度尼西亚和菲律宾分别为全球第一大和第二大镍供应国,2020年产量分别为76万吨和32万吨,占比分别为30%和13%。
上述研报认为,从2020年的全球镍消费结构来看,虽然70%用在不锈钢领域,24%在镍合金和电镀领域,仅5%用于三元、镍氢、镍镉等电池领域,但由于电动汽车和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镍在电池领域的需求潜力巨大,预计2025年全球电池用镍需求占比将提升到17%,5年年复合增长率为49%。
伊维经济研究院研究部总经理、中国电池产业研究院院长吴辉向记者表示,镍主要的下游应用是在不锈钢领域,电池用镍占比较小。而电池对锂和钴的需求占两种金属总需求的比例很大,所以电池需求的增长对锂钴需求的带动就非常明显。
吴辉讲道,在电池用量较多的锂钴镍三种金属中,钴最贵,锂次之,镍相对便宜。锂是锂电池中必须要用的,所以降低钴、提高镍,可以使电池的能量密度上升,同时降低成本。高镍电池的安全性会差一些,大家对此会有些许顾虑,不过“高镍化”的大方向没问题。
吴辉进一步表示,三元电池“高镍化”趋势是比较明确的,去年高镍材料占整个三元材料的比例已逾30%,较之前已经上升许多,如宁德时代、LG、三星等国内外的电池厂商都在向“高镍化”的方向发展。电池的生产量在增长,叠加电池“高镍化”的趋势,未来电池领域对镍的需求增长将会很快。
“从全球来看,钴的储量是千万吨级别,而锂和镍则都是亿吨级别。近期,钴和锂的价格涨幅也明显要高于镍,这跟资源稀缺程度以及动力电池的技术路线变化有关。”纪雪洪向记者表示。
纪雪洪解释道,钴相对稀缺,价格也更贵。在三元锂和磷酸铁锂两条主要的动力电池技术路线中,磷酸铁锂使用的原材料是铁和锂,由于不使用钴、镍,因此有成本上的优势,当补贴退坡后,市场份额相对逐步提升。磷酸铁锂有成本优势,三元电池有能量密度方面的优势,未来两条技术路线会并行发展。高镍又是三元电池的一个长期趋势,加之动力电池需求的增长,未来镍的需求也将会有很大增长空间。
“多元化”的机遇与风险
其实,对于近年众多“杀入”新能源产业链的域外企业来说,机遇与风险并存。
对于上述高冰镍项目投资的未来风险,伟明环保方面表示,有色金属的行业趋势和未来行情均存在不确定性,如果未来镍价大幅波动,将对此次投资项目的盈利能力造成不确定的影响。
纪雪洪认为,企业“跨界”是“多元化”战略,企业开拓一个新的业务增长空间。其挑战是要去快速理解新行业的内在规律,形成超出一般企业的认识,才能成为优秀的企业。这种新能力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实际上是充满风险的。
纪雪洪表示,在“双碳”和“智能化”的大背景下,新能源汽车对传统燃油车的替代趋势已经确定。越来越多的企业也看到这方面的增长机会,纷纷进入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因此出现了这些年的“造车投资热”和“动力电池投资热”,以及现在的上游“金属材料投资热”。整个新能源汽车每年都在高速增长,上下游产生了大量的机会,全链条的企业都会享受发展的红利。近年,众多类似伟明环保的企业,也进入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
“在我们看到的汽车行业跨界案例中,有的企业成功了,有的企业则失败了。成功的企业往往能充分利用原有行业的人才和资源,同时赋能到汽车行业,带来新的经营理念和模式。如成功跨界造车的互联网企业,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智能化技术的快速开发,就使其体现出明显的优势。”纪雪洪讲道。
纪雪洪认为,伟明环保作为一家主营垃圾焚烧的企业,进入到传统的镍资源领域,公司是否能在镍矿开采的理念、操作、管理、成本控制、市场开拓上有所创新,是比较重要的。如果仅是看到一个大家都看到的市场机会,在上述方面没有形成领先行业的优势,就很难期望会有特别大的利润空间。
吴辉表示,近年众多域外企业跨界进入新能源汽车领域,主要是因为行业的高增长预期。即使在疫情的背景下,无论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的整车、电池,还是上游材料,都实现了翻倍的增长,相关企业的利润也都非常好。且预计到2030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有望升至50%,即4000万辆的产销规模,这个市场增量是大家都能够看到的。
吴辉讲道,对于类似伟明环保等跨界企业,面对的机遇是这个市场前景好、增长快,只要做得不是太差,应该可以分享到一部分利润。不过也会面临不少挑战,如果对行业缺乏深入了解,对技术趋势的判断就可能不够准确,对工艺的打磨和成本的控制也可能会耗时过久。此外,现有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供应关系是较稳固的,新企业要想打入,就需要在产品或成本上具有优势。
(编辑:董曙光 校对:颜京宁)
- 除联合财经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合财经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联合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联合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