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轮“双一流”建设启动 学科调整立足国家战略急需
新时代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引领性和标志性工程——“双一流”建设(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正迎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在首轮“双一流”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果后,日前,经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关于深入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并同时公布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在首轮建设名单公布四年多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扩增,从此前的140所增至目前的147所。相比首轮,按照“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原则,无论是建设高校还是建设学科,都未作大进大出的调整。
记者获悉,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面向未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突出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
也因此,新一轮建设高校及学科范围的选定,以“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作为指引来调整,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值得关注的是,与第一轮不同,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也不再区分建设高校是A类还是B类。
对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
此外,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由于被先行赋予学科建设自主权,此次并没有公布建设学科,而是在编制完成建设自主权扩大整体方案后,自行公布建设学科。
新使命新任务
“双一流”建设起始于2015年,当年8月18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这也是我国推进“双一流”建设的纲领性文件。
进入到“十二五”,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改革全面深入,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进入世界中上行列。与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也步入新常态,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新形势和新任务对我国高等教育实施内涵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更高要求,而“双一流”建设战略,正是对新要求的回应。
“双一流”建设确立了总体目标,即推动一批高水平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或前列,加快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水平等,《总体方案》还给出了三步走时间表。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原会长瞿振元表示,2015年8月启幕的“双一流”建设,既是“211工程”“985工程”的平稳延续,更是新时代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部署和政策创新,是党之大计、国之大政。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教授史静寰也认为,“双一流”建设在中国高等教育发展,乃至国家现代化进程的战略版图上位置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延续多年、为提升我国顶尖大学水平和国际竞争力而实施的、极具中国特色的国家重点建设政策的有效延续,也是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时代以后,政府为加快建设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加速实现中华民族复兴大业而采取的重要举措。
按照顶层设计,“双一流”建设每五年一个周期, 2016年开始,与国家五年建设规划同步实施。随后的2017年9月21日,首轮“双一流”建设名单公布,140所高校入选。
就首轮建设的成效,教育部有关负责人2月14日在答记者问时表示,首轮“双一流”建设2016年启动至2020年结束,总体实现阶段性目标。
该负责人介绍,经过努力,到2020年底,建设和引进了一批一流师资队伍,培养了一批拔尖创新型人才,高水平科学研究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一批重大科学创新、关键技术突破转变为先进生产力,若干所高校逐步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材料科学与工程等一批学科逐步进入世界一流行列,量子科学等一些关键领域取得重要进展,高质量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体系正在形成,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奠定了坚实基础。
瞿振元也表示,在首轮“双一流”建设的总结和成效评价中,专家们普遍感到:经过不到五年的建设,各方面的发展都显著超越历史同期,国际可比指标的进步都显著快于其他国家,呈现出强劲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在探索发展中大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的道路上开启了新的历史征程。
但“双一流”建设工作并不尽善尽美。上述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首轮“双一流”建设中仍然存在高层次创新人才供给能力不足、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不够精准、资源配置亟待优化等问题。
“既要充分肯定首轮建设取得的阶段性成绩,也要充分认识到‘双一流’建设进展成效同我国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还不相匹配,同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该负责人强调。
这意味着,站在两个一百年交汇点,立足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双一流”建设亟须开启新篇章。
2021年12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三次会议时强调,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会议审议通过《若干意见》。
据新华社报道,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突出“双一流”建设培养一流人才、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争创世界一流的导向,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
史静寰表示,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出的方向和重点,既包括培养一流人才方阵,构建一流大学体系,提升原始创新能力等目标层面的问题,也包括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开放合作,统筹推进、分类建设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等路径方面的问题。这说明新一轮建设周期的“深入推进”是全方位的,是支撑国家高质量发展不可缺少的基础性工程。
在瞿振元看来,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新一轮“双一流”建设指明前进方向,意义非同一般,作用非同寻常,是新一轮“双一流”建设的基本遵循。
而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入推进“双一流”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也成为《若干意见》的指导思想。《若干意见》指出,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要胸怀“两个大局”,心系“国之大者”,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全力推进“双一流”高质量建设,在解决中国问题、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中创造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新模式。
据记者了解,《若干意见》对标2030年更多的大学和学科进入世界一流行列以及2035年建成教育强国、人才强国的目标,并提出了八方面建设重点任务,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提升建设高校治理能力;强化立德树人,造就一流自立自强人才方阵;服务新发展格局,优化学科专业布局;坚持引育并举,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完善大学创新体系,深化科教融合育人;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提升人才培养国际竞争力;优化管理评价机制,引导建设高校特色发展;完善稳定支持机制,加大建设高校条件保障力度。
这其中,在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方面,《若干意见》给出了攻关方向,提出做厚做实基础研究,深入推进“高等学校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重点支持基础性、前瞻性、非共识、高风险、颠覆性科研工作。加强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专项行动计划,努力攻克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交通、先进制造、新能源、航空航天、深空深地深海、生命健康、生物育种等“卡脖子”技术。
在加强应用学科建设方面,《若干意见》也为高校学科建设指明了方向,即重点布局建设先进制造、能源交通、现代农业、公共卫生与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服务业等社会需求强、就业前景广阔、人才缺口大的应用学科。
立足国家战略急需
面向新发展阶段,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和高水平人才队伍建设迎来新命题。据记者了解,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更新调整,也正是一次国家战略需求引导下的布局调整。
“‘双一流’建设在国家重点急需的领域和方向上,在服务国家科技自强方面仍有补强空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第二轮建设以党中央、国务院确定的“十四五”期间国家战略急需领域作为指引调整建设学科的指南,对拟建设学科的匹配度、水平和发展质量等进行综合考查,尤其是加大基础学科、理工农医和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布局。
记者从教育部获悉,新一轮“双一流”建设名单中,共有147所高校,建设学科中,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等基础学科布局59个、工程类学科180个、哲学社会科学学科92个。
相比首轮,此轮新增7所建设高校(均为地方高校),并新增35个建设学科。
据教育部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司长洪大用介绍,“双一流”建设专家委员会从服务国家急需出发,建设健全国家急需学科专业引导机制,按年度发布重点领域学科专业清单。加强数理化生等基础理论研究,扶持一批“绝学”、冷门学科,改善学科发展生态。
据了解,新增的7所建设高校涉及8个建设学科,具体为山西大学(哲学、物理学)、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湘潭大学(数学)、华南农业大学(作物学)、广州医科大学(临床医学)、南方科技大学(数学)和上海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
同时,在国家急需领域,新一轮建设特殊支持布局新增6个建设学科;此外,首轮建设中的11个学科优化调整为13个建设学科。
就第二轮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的认定相关问题,教育部有关负责人指出,根据首轮建设实际成效,以及各方面意见,经专家咨询,新一轮建设确定了“总体稳定、优化调整”的认定原则。
而其中之一,就是不作大进大出的调整。就此,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解释称,首轮“双一流”建设整体布局已形成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基本体系,保持建设范围的总体稳定,有利于建设高校和建设学科保持定力、持续投入、汇聚力量、沉淀成果,持续发挥支撑一流大学体系建设、引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作用。
而在立足国家重点急需的领域和方向之外,此轮建设也鼓励建设高校主动对接需求、优化学科建设口径。也就是说,允许个别建设学科所属建设高校根据自身特色优势、目标定位,以及服务国家、行业和地方发展需求情况提出申请,经专家委员会审议咨询、三部委报国务院批准后作出调整。
就此次“双一流”建设名单的更新调整,史静寰认为,“双一流”建设作为党中央、国务院重点设计和统筹实施的一项重大非均衡发展战略,在起始阶段就确立了“总量控制、开放竞争、动态调整”的建设思路。在遴选原则上既坚持扶优扶强,也兼顾扶需扶特;既考虑国家发展的重大战略需求,也重视区域及行业建设的特殊需要,实行分类建设。
史静寰指出,进入首轮建设的140所“双一流”建设高校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2个学科门类,占普通本科高校的11%。新一周期建设高校和学科数虽略有增加,仍然是中国庞大高校和学科体系中的一小部分。它们数量虽少却充满丰富性、多样性和内在生长性,以及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深化改革发展的引领性。
值得关注的是,与第一轮不同,第二轮建设名单不再区分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而是将探索建立分类发展、分类支持、分类评价建设体系作为重点之一,引导建设高校切实把精力和重心聚焦有关领域、方向的创新与实质突破上,创造真正意义上的世界一流。
记者注意到,首轮“双一流”建设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和“双一流”建设学科是分开确定并分开发布名单的,其中,“双一流”建设高校又区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不仅如此,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中还区分了A类和B类。
对新调整,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双一流”重点在“建设”,学科为基础,而不是人为划定身份、层次,派发“帽子”,更不是在中国高校中划分“三六九等”。
该负责人还表示,从首轮建设情况看,一些建设高校对“双一流”建设坚持特色发展、差异化发展的理解还不到位,仍把“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作为身份和层次追求,存在扩张规模、追逐升级的冲动。
也正因此,新阶段“双一流”建设应当坚持以学科为基础,淡化身份色彩,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引导各高校在各具特色的优势领域和方向上创建一流。
强调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
“双一流”建设中,很重要的内容是分类建设评价。
史静寰认为,分类建设评价对于“双一流”建设而言决非只是技术层面的改变,而是涉及建设理念、建设目标和路径、直接影响建设过程的综合性改革。我们要充分认识这一改革的重要性、必要性和艰巨性,在新一轮建设周期内,认真探索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有效助力“双一流”建设的分类建设评价体系。
值得一提的是,此轮“双一流”建设强调探索自主特色发展新模式。
《若干意见》除继续强调淡化身份色彩,强特色,创一流外,还列专条为建设院校“探索自主发展新模式”打开空间。其第二十二条规定:依据国家需求分类支持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优化以学科为基础的建设模式,但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允许部分高校按领域和方向开展学科建设。
史静寰认为,上述文件寥寥数语所表达的意思极为重大,不但为部分高校突破学科壁垒,更加自主、更为灵活、更有特色地建设学科打开通道,而且在更基础、更内在的层面,为高校突破传统发展模式、创新知识生产和组织形式,探索更加适合高校发展的自主创新之路奠定了基础。
“文件提到的对不同类型建设高校的不同支持政策,如选择若干高水平大学,全面赋予自主设立建设学科、自主决定评价周期等权限,鼓励探索办学新模式;对于区域特征突出的建设高校,支持面向区域重大需求强化学科建设等,都表现出在更广泛的领域内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创新的努力。”史静寰说。
记者注意到,此轮建设公布的名单中,没有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建设学科,而是明确两校编制完成建设自主权扩大整体方案后,自行公布建设学科。而上一轮建设中,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双一流”建设学科数量分别为41个和34个。
前述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表示,为稳妥开展自主权扩大的工作,教育部等三部委报请国务院同意,先行赋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两校学科建设自主权。
而放权的主要考虑:一是两校学科建设可不拘泥于一级学科,建设数量在现有基础上自主确定优化;二是对两校实行目标管理,权责匹配,强化全面落实立德树人,紧扣服务国家战略急需的领域方向,明确冲顶世界一流的阶段性梯次目标、标志性成果及时间节点;三是两校要建立适应内涵建设和长远发展的自我评价体系、内部约束机制和治理体系。
而事实上,这也正是《若干意见》改革任务的落地。《若干意见》改革任务之一,就是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推动建设管理重心下移,强化建设高校的主体意识和创新动力,为若干高校冲入世界前列创造政策制度环境。
该教育部负责人指出,扩大部分高校学科建设自主权重点是分类推动建设高校建设体系优化和内部治理体系改革,目标是加快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建设,打造自立自强战略科技人才第一方阵,激发原始创新和关键领域突破。
“扩大学科建设自主权在本质上是压任务、担责任,为的是更好地激发高校的建设活力,而不是给高校分层,也不是贴标签。”该教育部负责人称。
据了解,针对扩大高校建设自主权,教育部等三部委将在后续建设中,陆续选择具有鲜明特色和综合优势的建设高校,赋予一定的自主建设学科的权限。
(编辑:郝成 校对:翟军)
- 除联合财经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合财经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联合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联合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