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系统”监控员工离职倾向,一种技术伦理可疑的创新
近日,网上流传的一张系统后台图片显示,在行为感知系统内,公司可查看有离职倾向员工的详细情况,一名员工访问求职网站23次,投递简历9次,含关键词的聊天记录254条。这个能监控员工离职倾向的系统立刻引起外界广泛关注与争议。据网上流传的一份内部资料,该系统可以解决企业的众多业务难题,包括且不限于泄密追踪分析、工作效率分析、离职倾向分析等。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条新闻出来后,近几年来互联网上陆续曝光的“员工一更新简历就被公司HR(人力资源)约谈”的怪现象终于破案了。原来,只要安装一个专门的系统,企业就能够将员工的所有可能和离职相关的行为“一网打尽”。值得注意的一个数据是,开发该系统的企业官网显示,目前有超过10万家企业级用户正在使用这一产品。这意味着,现实中正在使用该系统“监控”员工的企业,或远比大家想象中的多。每个“打工人”可能都得有所警惕了。
及时了解员工包括离职倾向在内的动向和想法,确实是企业人力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但是,这种了解的方式和方法应该是有边界的。比如,主动的谈话关心,或是问卷调查,都是可以接受的方式。而借助一个专门的系统对员工偷偷进行“监控”,这显然逾越了正常的边界,超出了多数人对于企业合理管理的接受范围。
有专业人士指出,这种做法是否涉嫌侵犯员工个人隐私,关键在于公司安装这套系统、监管员工行为之前是否有明确告知员工并经过其同意,如果未经员工同意,就涉嫌侵犯员工的个人信息及隐私权。其实,现实中这一前提基本上是不存在的,因为若事先告知,监控基本上就是失效的,毕竟谁也不愿意在“第三只眼睛”的精密监控下工作,企业也未必能理直气壮地向员工告知这种做法。所以,绝大多数情况下,它始终都是一种拿不上台面的“灰色”行为。
并且,这套系统的应用范围,可不仅仅是限于对员工离职倾向的分析,还包括可以让使用者详细查看员工的工作情况。如可以通过后台查看员工的上网记录,直观从数据上了解不同员工在什么时间段做了什么,聊天、看视频、购物、炒股等,以及怠工的时长,都可以被系统精确记录并形成分析报告。据此就说明一点,这种监控本身就是无边界的。甚至于,在“需要”的情况下,企业可以连员工的聊天记录都全部掌握。显然,对于这种近乎“全知全能”的监控系统,每个人都应有足够警惕。
事实上,这些年,一些类似的发明创新可谓屡见不鲜。如此前杭州某公司就给员工配备了一款智能坐垫,美其名曰是为员工健康着想,用以检测心跳、呼吸、坐姿等,但有员工某一时段离开工位就遭遇企业HR的询问,不得不让人怀疑这是对员工的“监视器”。甚至还有企业安装厕所坑位计时器,以控制员工上厕所时间。这类对员工上班状态密切监控的行为,无论是巧妙伪装下的偷偷进行,还是心照不宣地直接操作,最大的“槽点”其实还不是对员工隐私的侵犯,而是体现了一种把员工当作机器的管理倾向,它在根本上威胁的是劳动者的人格意识、尊严感。
英国哲学家边沁曾提出一个著名的圆形监狱理论,意指可以通过一种特别的设计,让监视者对犯人的监视效率最大化。而在各类监控“系统”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在事实上其实正在步入一种“数码圆形监狱”的处境之中。并且,相比传统监控,以数码技术为基础的现代监控的严密程度,对于被监控者的掌控程度均大大提升,它不只是可以记录人的一举一动,甚至可以通过人的上网活动和记录窥视人的想法。当个人隐私、内心世界,被这种全景式监控予取予夺,实际也就是坐实了“工具人”的属性。因此,警惕这种日益强大的数码监控手段,权衡好相关技术“进步”的利弊,置于更大的背景下来看,在根本上捍卫的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不可剥夺的一面。这也是人工智能、人脸识别等技术应用在现实中遭遇伦理争议的原因所在。
各种新技术、新系统,对包括企业在内的各个社会主体的改造,对于管理方式的重塑,这种趋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但是,在欣喜于其带来的效率提升,享受其带来的进步的同时,我们绝不能对其相伴的风险及对人本身价值的侵犯视而不见。就拿可以监控员工离职倾向的这套强大的系统来说,它在确保员工更“听话”的同时,是不是也同时削弱了员工的能动性、创造性?由此带来的利弊,到底该如何权衡?
退一步言之,HR利用它可以更方便地掌握员工的动态,但在理论上,未来是不是企业只要借助这套系统就可以完成所有对员工的管理工作,而无需再借助专门的HR?甚至,人力资源管理这门学科也可以被机器分析所取代?颇为讽刺的是,当企业HR在醉心于使用这一系统时,殊不知,其也在同时把自身价值和主体性的一部分,交给了系统。这到底是福还是祸,不能不有严肃审视。这或也是我们面对形形色色的数码监控系统时,都应该有的审慎态度。
有专家分析称,随着劳动者人格意识的增强,以及《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的出台,司法机构愈发倾向于限制用人单位收集劳动者个人信息的权利。因此,用人单位出于劳动管理的目的收集处理员工个人信息时要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原则,避免对员工信息的过度收集。而这样的监控系统的创新必要性和技术伦理,都显得可疑。
作者为媒体评论员
(编辑:郝成 校对:翟军)
- 除联合财经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合财经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联合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联合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