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的“造车”生意经
近日,美的集团董事长兼总裁方洪波出席了美的集团有史以来投资总金额最大的项目开工仪式。
记者从美的集团获悉,安庆威灵战略基地项目占地面积约30万平方米,总投资超百亿元,规划新建车规级智能电动化部件智能工厂,打造热管理、主驱动、辅助/智能驾驶三大系统研发中心及国家级实验室。由此,美的集团工业技术将形成在新能源汽车部件领域全球六大研发中心和两大生产基地的战略布局。
2022年初,方洪波在发表主旨演讲《坚定生长、海阔天高》中提到,“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是我们公司的一个很大的发展方向”。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使得原本的产业链格局悄然发生变化,也吸引着这条赛道的新选手。而这条赛道,在外界看来,未来10年将会造就新一批全球汽车零部件龙头企业。
实际上,美的集团已在“造车”赛道上筹谋多年,作为家电巨头,其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的零部件产业。家电企业与汽车产业之间存在怎样的底层逻辑协同,切入车企供应链的机会和壁垒又是什么?
威灵汽车部件公司总经理陈金涛向记者介绍,“整个汽车板块的所有产品都是正向自主研发的产品,其核心聚焦在新能源车的增量部件。结合我们自身优势以及行业痛点,聚焦电驱动系统、热管理、智能驾驶三大领域。其中,热管理板块将打头阵。”
新入局者的挑战
在经历连续三年下滑后,2021年中国汽车市场终于恢复正增长,其中新能源汽车销量更是大幅增长。汽车行业的回暖,也给相关零部件企业带来了大量订单。
市场回暖的消息令产业链的各个主体精神为之一振,但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速崛起,这一蛋糕也迎来越来越多的新入局者。
正如方洪波所言,“在时代的大变革中,一切都在剧烈颠覆重构。过往我们强调边界,但这一边界现在已经逐渐模糊了。”
但实际上,对于汽车产业链的新入局者,依然存在种种挑战。
美的集团副总裁兼美的工业技术总裁伏拥军曾对此直言,“从家电行业进入汽车行业,挑战还是非常巨大。我个人觉得,反而不是技术本身的挑战,而是你作为一个新进入者,客户对你的认可度还没有建立,我们讨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你只能先把鸡养大,才能有蛋吃。”
实际上,早在2017年,美的集团向全球经营的科技集团目标转型,此后不断对外扩张业务边界,包括医疗、机器人等多方面。
2021年末,美的集团将过往的机电事业群正式更名为“美的工业技术”。伏拥军对此解释,是为了让合作伙伴更好地认识我们。
伏拥军介绍,“通常美芝压缩机、威灵电机给外界的印象是家电核心部件的企业,但实际上,接近5年左右的时间,我们不断进行新的产业布局,进行产业边界的扩张。”
伏拥军进一步解释,“30年前家电行业开始发展,我们伴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产业发展,我们得到了发展和壮大。而现在在汽车产业,尤其是新能源汽车领域,依然存在很多关键核心部件还需要进口。这需要我们利用在家电行业的积累去做横向的扩张,既为自己的发展,也为行业打造更优质、反应敏捷、配合更好的供应链去做我们的工作。
在他看来,家电企业跨界汽车零部件赛道有着其底层逻辑。“比如我们在家电行业积累了以控制电机以及精密机械为主的技术积累,我们在这些技术积累横向拓展到汽车、工业自动化、绿色能源。我相信美的集团未来在TO B业务、工业技术领域做更大的投入,引领美的集团成为科技集团,引领美的集团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热管理板块”打头阵
对于美的集团未来是否会进一步造整车,外界有着不同的解读。对此,伏拥军则提到,“中国不缺造车的企业,缺的是真正潜下心来做好汽车零部件的企业”。
实际上,美的集团是在十几年前成立美的威灵上海研发中心,进入EPS转向电机研发的;5年前开始启动在汽车电动空调压缩机的研发。2018年,美的集团成立了汽车部件公司,并以“威灵”品牌运营,决心进入汽车部件领域。
记者注意到,目前电动汽车技术瓶颈之一在于提高整车在冬季的续驶里程。这一性能不仅取决于电池容量,而且与热管理技术息息相关。因为在不同季节,电动汽车的电池、电机以及电控等核心部件需要相应地冷却或加热,以维持它们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因此,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系统也为诸多汽车产业链企业布局的重点方向。
2021 年 5 月,美的集团发布了旗下威灵的多款汽车部件产品,覆盖了驱动电机、热管理和辅助、自动驾驶这三大新能源汽车的产品线。
记者从美的集团获悉,在美的集团技术支撑之下,热管理赛道为其主打的头阵。
威灵汽车部件公司总经理陈金涛介绍,“我们布局了热管理相关的核心零件、部件和组件,尤其以压缩机为龙头的产品,因为它的市场需求非常高,并且行业痛点很明显。”
陈金涛解释,“威灵已累计投入了1亿美元,经历了十年的锤炼,才有了如今的产品竞争力并正式投产。比如R134a涡旋电动压缩机,转速达到2000rpm,支持三角循环制热,即使在-30°C情况下,依然能有效制热。另一款产品则是美的集团突破性发明转子式电动压缩机,创新性采用自然冷媒CO₂,使其不仅具有高效率、低噪音、轻量化等技术特点,还能满足高效制冷和低温制热两种需求,即使-35°C低温环境下,制热能力仍然强劲。该电动压缩机拥有国内发明专利高达220项,国际专利达14项,具备完全自主知识产权。”
对于汽车零部件产品布局的打法,陈金涛称可以用“创新、克难、快”5个字来代表。“整个汽车板块的所有产品都是正向自主研发的产品,其核心聚焦在新能源车的增量部件。结合我们自身优势以及行业痛点,我们主要是聚焦在电驱动系统、热管理赛道、智能驾驶的相关赛道。”
根据新思界产业研究中心发布的《2022-2026年汽车热管理行业深度市场调研及投资策略建议报告》显示,在国际传统汽车热管理市场中,德国马勒、法国法雷奥、日本电装以及韩国翰昂四家企业合计市场占比超七成。在国产替代大趋势下,国内汽车热管理企业迎来良好发展时机。
抢抓时间窗口
在“碳达峰、碳中和”大背景下,2021年国家相关部门先后出台诸多政策,有力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大涨。
如工信部公布的《2021年汽车标准化工作要点》指出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工作重点主要包括强化电动汽车安全保障、聚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使用环节、支撑换电模式创新发展以及支撑电动汽车绿色发展等。
根据工信部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2608.2万辆和2627.5万辆,产量同比增长3.4%,销量同比增长3.8%,在新能源汽车方面,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到352.1万辆,已连续七年位居全球第一。
除了美的集团以外,由于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威唐工业、双环传动等多家上游汽车零部件企业拟扩建新能源汽车相关零部件产品产能,以满足下游客户的需求。
以威唐工业为例,2022年2月7日,威唐工业发布公告,2022年1月,威唐工业与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人民政府签订了协议,威唐工业拟在上海市奉贤区青村镇行政区域内购买合适的工业用地使用权或租赁合适的产业用房载体的方式落户并新设子公司,拟新建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产能项目。
对于未来的技术方向,陈金涛则表示基于自身情况,“我们会倾向于考虑智能底盘等与车辆控制相关的核心零部件。目前,我们聚焦在电机及控制、精密机械、阀、软件控制等技术领域,根据自身优势,挑选有难度的智能产品去研发。这是我们的重要方向”。
民生证券分析,电动化的前半场造就了动力环节全球龙头,智能化的后半场需要更多自主可控的中国龙头供应商。自主品牌全面崛起需要中国版的“大陆”和“博世”。其中,线控底盘有望复刻过去5年电动车渗透率曲线快速放量,率先收益。
(编辑:赵毅 校对:翟军)
- 除联合财经网署名文章外,其他文章为作者独立观点,不代表联合财经网立场。
- 未经本网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凡本网注明“来源:联合财经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联合财经网(本网另有声明的除外)。
-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